当前位置主页 > 绍兴资讯 >
热门搜索:

为乡村振兴强心铸魂——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崧厦街道“红色基因”

绍兴资讯网     发布时间:2021-05-10   
  “吕家埠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群众团结互助搞得好,组织纪律性和斗争性也很强,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曾在余(姚)上(虞)县坚持革命斗争的老领导雷行,在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崧厦街道吕家埠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1938年8月,虞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在这片土地上成立,从此党建燎原,星火相传。随着虞北第一党支部纪念馆的建设,这一段段红色故事有了讲述的地方。

  4月29日,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吕家埠村,一幢白墙黛瓦的平房小院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忙着纪念馆的内部装修布展。该纪念馆计划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5亩,由馆前广场、原状陈列厅、革命历史之路展览馆三个部分组成,纪念馆南侧为恢复后的吕家埠戏台,配套建设村民文化娱乐中心及相关运动场地。纪念馆计划在6月中旬落成开放,打造成为上虞红色之旅的一个重要节点。目前,已收集整理了大量珍贵史料,透过这些文献、照片和旧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浴血奋斗史,感受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抗战时期,吕家埠地处曹娥江江湾,多荒僻滩涂,却是从崧厦往绍兴方向必经之路,是崧厦地区的物资集散地。1938年,当时还在读大学的章钟兰返乡后接受党的委派来到吕家埠成德小学,开始了抗日宣传工作。后由章钟兰等人介绍,经县工委书记陈树谷亲自考察,吕家埠扛运夫队伍两位当家人吕炳夫和章华相被吸纳为中共党员。同年8月,中共吕家埠支部成立,这也是虞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不久,又组建了吕家埠农民自卫队,约有120余人。除了一些传递情报和抗日宣传的活动,农民自卫队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役。

  回望历史,是为了在红色传承中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如今的吕家埠村,宽阔整洁的中心大道穿村而过,道路两侧绿树成荫,一排排农房彰显着村民的富裕生活,每到傍晚村里的几处空地就成了舞池……正如村歌所唱,“百年闭塞已过去,荒滩如今变热土”。“这是党建引领下,干部群众一条心,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成果。”村党总支书记吕灿良自豪地说。该村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盘活资源等多种方式,村级集体经济渐渐殷实,并大力改善村庄环境、提升基础设施,村民用红花绿树装扮起自家小院,用良好家风汇聚成崇德向善的淳朴民风。这也是崧厦街道以“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强心铸魂的缩影。近年来,崧厦街道深化“五星3A”创建成果,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三个千万工程”,在盘活村级资产、撬动乡贤资本、汇聚共建合力上作用明显,系列组合拳推动乡村振兴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村级自主、社会参与转变。

  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弱不一、部分村缺乏源头“活血”支撑的状况,街道每年安排1000万元对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实行奖补。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支撑,吕家埠村上马总投资2500万元的村级物业项目,2万平方米的物业用房年可增收200余万元,让吕家埠一下子跻身上虞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排头兵”行列。村级集体经济多年来徘徊在60万元左右的舜源村,同样把新建物业用房作为突破口,确定了三年规划,计划每年新建一期物业用房,到2022年努力使村级集体经济达到200万元。“乡贤工程”则让各方力量聚了起来。投资150万元用于精品线路改造提升,其中乡贤捐资45万元;投资100万元实施文案河砌石护岸工程,约一半资金来自乡贤……这些资金的回流、项目的实施,使得潘韩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接下来,崧厦街道将牢牢把握伞艺小镇省级创建、北都市重要板块建设等机遇,赓续红色基因,铸就担当精神,进一步深化“三个千万工程”,推动乡村振兴走前列当示范。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