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浙江资讯 >
热门搜索:

滨江人在家门口 就能把日子过得滋润

绍兴资讯网     发布时间:2019-06-19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历史的鼓音总是在时代转进的关键处擂响。

在这声鼓音里,我们既回顾过往,也展望未来。

40年时间,杭州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钱塘江南岸,高新区(滨江)从一片滩涂走来,如今,“国际滨”的名字,已经被大家叫得响亮。

看滨江、见改革。从11月16日起,我们推出了《滨江时间》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在这个暖冬,让我们走进滨江,走近一个个新老“滨江人”,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钱塘江畔这座新城的历史和未来。

△徐青青 摄

1988年,陈建红大学毕业。那一年,好几个地方,都给过她工作机会,但她还是跑到了滨江。虽然中间因为公司搬迁,陈建红离开过4年,但她仍然说,自己是“看着滨江发展起来的”。

刚毕业那会儿,陈建红住在城东,上班要倒两辆公交车和一辆大巴车。这样折腾几年后,她干脆在滨江买了房子。

“买房子自然是要考虑很多方面的,这几年,滨江的发展,我是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陈建红说,这里的企业都是做高新技术产业的,不用担心有工业污染。教育配套也一年比一年好,她儿子就在高新实验学校,走走只要10多分钟。

“现在,宝龙城这些商业综合体也在滨江开出来了,买衣服、看电影,都有得逛了。”

2001年,彩虹城开建,成为杭州首个跨江发展的大型居住小区,陈建红现在就住在这里。

当年那个一毕业就跑到滨江的小姑娘,今年已经40岁了。晚饭后,陈建红会带着一家人去“最美跑道”边散散步。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蛮滋润的”。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滨江区委书记詹敏近年来时常提及。这是滨江的民生情怀,也是滨江建设“快乐创业、幸福生活科技新城典范”的初衷。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滨江建设20多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撤村建居,身份从农民转到居民,这其中,承载的是对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从这20多年里截一段时间,2003年和2017年这些年里,滨江增加了50所幼儿园、19所中小学。在教育方面,可以说是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10多年前,滨江没有一家商业综合体,逛个街都得跨江。现在,钱塘江南岸已经有了宝龙、龙湖天街、星光大道和星耀城,滨江人消费在滨江的梦想,早已照进现实。

△ 李靖 摄

滨江“大小莲花”绽放,江流处,水天如画。

12月11日晚,杭州2018年第14届FINA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在滨江“小莲花”开幕。比赛为期6天,来自178个国家和地区的962名游泳运动员,将在这里争夺46枚金牌,为全球的“泳迷”献上一场精彩的博弈。

在家门口就能看高规格的比赛,滨江其实早已着手在做,而且是把这当做一件民生实事来做的。

关乎民生的事,在滨江就不会落后。多年来,一件件新老滨江人所需、所急、所盼的民生实事的实施,让原来很多要跨江去办的事情,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办好了。

△ 徐青青 摄

在家门口

开了杭州最大的青少年活动综合体

这个月初,CBA“浙江德比”来到杭州,超过4500位球迷来到滨江区体育馆,近两个小时里,大伙儿在这里尽情享受着篮球比赛带来的热情。

这是继杭州体育馆、黄龙体育馆、江干体育中心后,杭州又一个专业性的体育场馆。里面设置了5000个座位,可以举办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专业的体育赛事以及各类文艺演出、展览集会等,这也是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比赛场馆之一。

体育馆附近,是今年夏天刚开业的龙湖滨江天街,看完比赛出来逛个街,也很方便。

今年夏天,还有一件事情,让滨江人不用跨江就能办——带小朋友去少年宫。

送孩子去少年宫,对很多家长来说,一直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前两天杭州下大雪,西湖边的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联欢厅门口搭起了两顶帐篷,里面就“住”着陪读的家长。

今年9月,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滨江分中心开课,标志着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完成了“东西南北中”的场所建设目标。滨江的爸爸妈妈,再也不用送孩子跨江去市民中心或者西湖边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上课了。

在滨江的这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有6万多平方米,是杭州所有青少年宫中最大的,周边是世茂中心、滨江宝龙城市广场、浙大儿院滨江院区。交通也很方便,距地铁6号线建业路站(预计2019年开通试运营)只有几百米。

更贴心的是,活动中心里还开出了专门给爸妈休息的地方。未来,活动中心的南面,还要再建一个市民公园。

桨声灯影

家门口的水乡风情又回来了

滨江南部有一条山北河,与邻区萧山交界。据73岁的金阿根回忆,在他20多岁的时候,如果下河摸螺蛳,半天就能摸一大篓。夏天跳入河里游泳,也能摸到鲫鱼、鲢鱼和包头鱼。

早些年,这条河也曾经戴上过“黑臭河”的帽子,不过这两年,水质一直保持在Ⅰ类标准。

按照规划,滨江属于一级水源保护地,不能建设污水处理厂。既然不能建厂,就从源头把污染的苗子掐掉。

自今年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以来,滨江已经完成了16.5万方的旧厂区改造,拆掉了2671处违章建筑。如此一来,河道周边的大部分污染源,都被消除了。

滨江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被《人民日报》点名表扬:“这是一个地处钱塘江南岸主城区成功治水的缩影”。

现在,永久河畔,已常有白鹭来。滨江治水办的小伙伴在北塘河边巡河时,也常能遇到一群往河里爬的“虾兵蟹将”;风情河里的再力花也开了,河水清到让人想游泳……

这些“原住民”的回归,都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滨江河道的水质,确实蛮不错。

这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熟悉的、看得到的变化。住在西兴古镇的居民陈于晓说:“小时候,河面上往来船只不断,河边处处是芦苇、水鸟。现在,桨声灯影的水乡风情,又回来了。”

△ 李靖 摄

买学区房

滨江人不跨江,都说要在家门口上学

29岁的潘昱行,来杭州已经6年了。2013年底,这个义乌小伙子千挑万选,在扬帆路上买了套房子,彻底把家安在了滨江。除了看中这里即将建成的大型综合体和地铁6号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将要开建的奥体单元小学及幼儿园。

“买房子嘛,是个长远的事,那就要算上孩子上学的事。”

这是一个“新滨江人”对滨江的留恋。

早几年,不少人在决定创业的那一刻,会选择把自己和公司的未来,放到钱塘江南岸。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生活在滨江。

小潘看中的奥体单元小学及幼儿园,已经在2017年底开工,根据计划,2019年8月就能完工。

从今年夏天公示的《杭州高新区(滨江)分区规划(2017-2020年)》来看,接下来几年,滨江还要建不少医院、学校、养老机构,交通也会越来越完善。

就拿学校来说,未来几年,滨江已经规划了82所幼儿园、30所小学、12所中学、3所普通高中等。

待这些规划中的学校都建好后,滨江人出了家门,不用走远,就可以把孩子送进学校了。有朋友说,“这两年,怪不得住在滨江的人,都不跨江买学区房了,他们都说要在家门口上学。”

△ 徐青青 摄

道路宽了

家门口将有更多通途

一双绿眼睛,一头及肩的黄发,34岁的范大勇(中文名)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已在滨江生活了16年。他是来中国学针灸的,然后就一直想留在杭州做个“洋中医”。

大勇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学了9年中医,毕业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房。休息时,除了去健身房,他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去闻涛路的“最美大道”上跑上几个来回,或者约上几个朋友,去西湖边走走。

留在滨江的这16年,这位美国人也见证了这个城区的交通变化。

刚到滨江时,大勇从这里出发去西湖边玩,坐的是822路公交车,但到了晚上6点半,公交车就停止运营了。2006年,杭州开出了194路公交车,运营时间延迟到了晚上9点半。

如今,大勇心心念念的地铁4号线也早已经开通,一期南段里就有中医药大学站。这让他很开心,“现在去逛西湖,地铁可以直达了。”

未来,滨江还会通地铁5号线和6号线。

就在前两天,闻涛路跨湖桥上,两车道被拓宽成了四车道,打通了钱江三桥和四桥的最后一个交通拥堵瓶颈路段。在这之前,滨江还对白马湖路进行了提升改造,滨江以南,东西向交通变得更加通达,而自杭州其他城区来的朋友,沿时代高架一路南下,经白马湖路一路通途,上冠山公园可纵目远眺,至白马湖能赏湖光美景。

现在,有30多万人常住在滨江,其中大概有1/4的人,每天要通勤于钱塘江两岸,滨江之于他们,已是家,或已成乡。

通讯员 余小平 宋桔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