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浙江资讯 >
热门搜索:

【新安文化16】三雕艺术

绍兴资讯网     发布时间:2019-07-18   

马头墙,小青瓦。

这是大家印象中江南古建筑的模样。

明清时期,徽商占据了商界的一席之地,此间修建的一处处粉墙黛瓦建筑,如今散落在大大小小的村落中。

和这些村落一样古拙、朴实的是“三雕”技艺,是每一刀、每一錾、每一条墨线的坚守。如果有机会潜入千岛湖底,如果愿意去留心散落湖边的村庄,那么惊喜就会出现。

这种惊喜,是看惯了千篇一律后的眼前一亮,是木雕、砖雕和石雕“三雕”技艺交融的精湛绝美。

千岛湖的水一寸寸往上涨,淹没了贺城、狮城,湖水包裹住了茶园、港口、古威坪和数不清的古村落,沿江靠水的富裕村落成了湖底的世界,遗留在岸上的古民居、祠堂、牌坊,还有哪些能代表淳安的建筑艺术?

带着好奇,我们走近了淳安汾口宋京村的大夫家庙。

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前行,彼时通往江西、安徽的官道就在不远处。崇山峻岭间,林木葳蕤,溪流清澈,突然一座砖木结构的巍峨牌楼跃然眼前,八字墙的大门,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气度很是不凡。

上额悬挂着“大夫家庙”四字竖匾,下额立着“世科甲弟”的横匾,背面还有一块“龙章褒显”匾额,两只石狮子驻守在门口。

跨过八字门就是内庭,水磨砖雕的门楼,三合院式的砖木结构前堂,牌楼式的中门和两侧门,飞檐翘角各自呼应在一大二小三爿门上。和一般家庙宗祠明显不同的是,正上方高高悬挂着“恩荣”竖匾,这座殿是皇帝下诏兴建的。

这便是一座典型的集“三雕”艺术于一体的建筑。

在等级森严的明朝,能让皇帝下诏修建,是因为了一个人的战功。

这个人叫余汝楠。

在《公惠余氏宗谱》的记载中,余汝楠身材魁伟,天生神力,耿直憨厚,仗义助人,深得百姓敬重。

生逢倭寇作乱的年代,余汝楠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到皇帝嘉奖,“钦授千总卫,赏给帑,记录大功一次”,并御题“恩荣”两字,当地人称“八大王”。一时间,方圆百里的百姓都为之津津乐道,而门楼前设5座单孔拱形石桥,布局类似北京故宫前的金水桥,于是这座大夫家庙被称为“小金銮殿”。

可惜的是,1991年的一场暴风雨中,正殿倒了。一些木雕随着坍塌的木建筑逐渐消失。

如今,年轻的木雕匠人仍可以从“小金銮殿”观摩学习到木雕艺术。

尚未倒下的雕栏画栋,几经轮转,在一代又一代匠人手中被修复过。年轻匠人很熟悉保存下来的门楼和前堂,他来过很多次,驻足过很多次,攀登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有收获。

木雕不能长久保存,也正是因为这样,“小金銮殿”留下更多的修复痕迹——明初,建筑雕刻简洁大方,是拙朴粗犷的平面淡浮雕手法,渐渐地,多层透雕开始兴起,清代尤其清中期及以后,雕刻细腻繁复,极尽奢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

在“小金銮殿”修缮过的牛腿上,亭台楼榭、树木山水、人物故事、飞禽走兽、花鸟虫鱼齐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

雕者需要执刀有力,运刀自如,刀随意动,意指刀达,刀中有笔,相得益彰。

年轻匠人的眼前是高高在上的椽子,他努力地让思绪回到一百年、两百年前,揣摩前辈们当时的心境。手,不由自主地随着线条的起伏移动,就好像拿着刻刀,修缮断壁残垣。

他心想的,心念的,是他的师父告诉过他,曾经小金銮殿的几多辉煌。

在进行“三雕”创作时,讲究的是刀法,如同笔法一般,不同的用刀会产生不同的刀力:冲、切、削、铲、刮、挑、凿、划之间,木、砖、石上万物生。

飞檐、斗拱、雀替、花窗、门楼、石雕、石栏杆等雕刻作品组合在一起,令人美不胜收,往往令人分不清楚这是建筑还是雕塑。小金銮殿也曾集中了如此多的雕刻作品。

“三雕”各有韵味,木雕的精细繁缛让人大开眼界,石雕的浑厚粗犷、力度不凡,也魅力无穷。

两者之间的砖雕,作为淳安一项古老的雕刻技艺,比木雕容易保存,比石雕精美,更显细腻。装饰在门楼、门罩和大门两侧的八字墙及照壁上,如同家家户户的脸面。

位于汾口镇的琅琯塔,曾是砖雕的代表。

明万历二十九年,汾口武强溪东岸的悬崖上,一座六面七层砖砌的塔落成了。

塔基上,用砖雕出了须弥座,塔内一到四层面壁上放着砖雕造像六十六尊。

可惜,琅琯塔熬过了岁月,也轰然倒在了暴雨中,再也没有夹道可以盘旋而上,只剩下一层,隐没在田间。基座上镌刻着的团龙、角花、云龙、回纹这些线条,不知是否还在?

淳安的“三雕”艺术是多种文化交织下的产物。淳安百姓在新安理学的影响下,强调品格的修养,而且淳安多山多水,相较于鲜亮多彩琉璃,素雅的青瓦白墙更适合这方土地。

如今,我们能够在小金銮殿、汪氏家厅、节烈坊、古塔上看到的雕刻,多是福禄寿三星、寿比南山、连年有余、麻姑献寿、五福捧寿、鹿鹤同春、五谷丰登这些题材,祈祷着富贵、长寿、同心、安居乐业、吉祥喜庆、镇邪驱恶,是人们对家族与自身美好前途的向往,对忠孝节义的赞赏,对功勋伟绩的褒奖。

清末,淳安遂安一度成为太平天国战争的战场,所以现在看到的很多修复过的雕件艺术,不少是战争强武题材,取材于三国、水浒。

●读散文知新安

淳安的“三雕”艺术,在南宋时就享有盛誉。

据载,南宋迁都临安,曾在淳安征召了一批木、石工匠和雕刻艺人参加皇宫雕刻。

“三雕”艺术的演变,和徽商的兴衰有关,但又得益于淳安人的承袭与突破。

这些,都可以从匠人的描绘和现实的印照来“挑亮”——我们能够从最初的形制、修缮的痕迹中,稍稍窥得曾经的繁华背后是匠人们的良苦用心。

现在,通过留下来的古建筑,淳安的“三雕”艺术依旧向我们展示着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