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万象 >
热门搜索:

【嘉宾访谈】对话潘小平:用“报告文学”讴歌新时代

绍兴资讯网     发布时间:2020-01-13   

对话潘小平:用“报告文学”讴歌新时代 陈群 摄   、安徽文明网、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是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安徽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由潘小平等4位皖籍作家,历经3年多时间创作完成。作品以报告文学的形式,以详实丰富的历史资料、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再现了新中国淮河治理的恢宏画卷,展示淮河治理的丰硕成果,弘扬淮河治理的优良传统,歌颂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改革意志和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

  七渡淮水、行程14800多公里,完整记录70年中国治淮史

  从“重走长征路”到“走淮河”再到“一条大河波浪宽”,潘小平拥有丰富的策划经验和报告文学创作经验,此次以中国治淮史为题,体现了其作为一个安徽作家的自觉与担当。

  “新中国之后淮河的记录是一个大题目,‘走淮河’中,我们写过安徽的人文、历史、地理、风俗民情,但淮河的变化在哪里、治淮有没有人来呈现,这是一个大问题。在‘一条大河波浪宽’中,我们就想把治淮70年间四代人,他们的青春、他们的努力表达、展现出来。”

  除了潘小平外,《一条大河波浪宽》的创作团队还包括了60后作家李云、70后诗人余同友、80后散文创作者许含章。全书总统稿潘小平认为,四位作家生活、情感、思想、理念都不相同,创作时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形成了非常独特并且美好的创作体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事物的感受、历史的理解都不相同,在创作时,能够互相尊重、互为补充,让文本更为丰满、独特。”

  三年时间,三觅三江营、三访三河尖、七渡淮水、五涉颍水、两至北汝河、四出正阳关、两寻长台关,先后走访沿淮15个地市60多个县区,行程14800多公里;采访800多人次,查阅70年来的700多万字资料及2000多万字地方史志,最终创作出这部37万字的“中国治淮全纪实”。对此,潘小平表示,历时三年多的田园考察和实地采访,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来说,都有不小的收获,“每一遍的体会都不一样,面对几代人的青春、热血、牺牲与奉献,我们无法无动于衷,采访越深入,我们越感到新中国的伟大、人民的伟大,越感到必须用我们的笔、我们的心,完整记录下这一贯穿新中国70年历史的大事件。”

封面   四次大改、十五次小改,用报告文学讴歌新时代

  作为一种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文体,报告文学的核心元素在于其真实性。对于《一条大河波浪宽》这部37万字的大型报告文学作品来说,创作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我们的作品是一部报告文学,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报告都是真实的、是有说服力的,哪怕小数点之后的数字,也必须是真实的数据。”潘小平介绍,为了保证作品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主创团队查阅了新中国治淮70年来700多万字的资料以及2000多万字的地方史志,书所有的数字都经淮河委员会核实,并且出具相关证明,确保准确、真实。

  同时,为了保证数字、数据的“可溯性”,在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还对书稿中涉及的人名地名、工程、引文等做了近千条索引,“通过索引,可以快速地查到书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地名、人物始末,保证严谨、准确。”

  除了在史料上下足了功夫,主创团队在文字上也做了悉心打磨。直至定稿,《一条大河波浪宽》一共经历了四次大改、十五次小改,从最初47万字的推到36万字再到32万字又重新恢复到37万字。“其中很大的难度在于章节的确定、内容的取舍,最终,经过无数次的集体讨论和反复争论,确定了写作的方向和审美的统一性。”

  潘小平表示,主创团队希望通过对治淮历史的书写,重新唤起作家们对于公共叙事、对于宏大叙事的热情,“希望更多作家能够通过真实的表达,讴歌新时代、展现正能量,更准确地表达我们国家的意志精神、我们民族的价值,我们中华文化的特质。”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文艺创作要练好“四力”

  “行走于淮河两岸,我们感慨山河之壮阔;往返于平原深处,我们感受土地的温情。拂去岁月的烟尘,我们一点点打捞历史的细节;辗转于沿淮的村落,我们赶到自己一天天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在《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中国治淮全纪实》后记中,潘小平这样深情地写道。

  “2019年2月11日上午,我们在引江济淮工程派河口水泵站枢纽工地结束了全部的田野考察,回想一路,面对70年来几千万人的投入,我们内心充满无法言表的激动和感动。”在潘小平和其他三位主创看来,新中国治淮近70年,治淮河水患,兴淮河水利,波澜壮阔,成绩斐然,其成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展现了一个民族为改善生存环境,艰难寻找出路的探索,是一个国家谱写的一段科学治水篇章的缩影。

  “作为一名以汉语言写作的作家,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精神展现好,是使命,也是责任。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讲好科技治淮、大数据治淮的新时代淮河治理故事,这就要求我们的作家,扎实练好‘四力’,立足于土地、立足于人民,从火热的生活中,发现探求、展示、描述、表达的渴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中国经验。”(记者 陈欣然 摄影 陈群)